当前位置: 首页 -> 组织社团 -> 最新广播 -> 正文

最新广播

广东理工学院共青团改革自评报告

2021-10-20  

根据团中央深化学校共青团改革一系列要求,广东理工学院团委(以下简称广理团委)近年来不断巩固和拓展学校共青团改革的成果,不断推进学校各级团学组织的改革发展工作,切实履行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职能,不断凸显学校共青团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获得学校党委的好评。校团委紧扣《学校共青团改革评价指标体系》有关要求认真开展自查,现将具体报告情况如下。

一、自评情况

(一)加强政治教育,扎实推进青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1.全校团组织紧扣时代主旋律,认真落实贯彻新思想、新理念,强化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工作。通过座谈会、分享交流会等活动,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团的十八大精神,组织团干带动全体团员青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2.在《广东理工学院青马工程培养计划实施方案》框架下,坚持组织培养与自我教育结合、理论框架训练与组织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实践学时制形式,因材施教。通过理论学习讲座、红色之旅、时事沙龙等形式,引导、教育团学干部树立服务意识、讲究工作方法,全面开展校、院两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工程系列活动。

3.意识形态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广理团委向来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成立意识形态专项工作组,对各类舆情做出研判和应对。广理团委管理的两个公众号(广东理工学院团委、广东理工学院学生会)在学校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阅读量,通过及时传达上级和学校信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用青言青语开展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在学生社团管理方面,于2020年10月19日出台的《广东理工学院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学生社团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的、由学生工作部牵头负责、广理团委具体指导、各部门和指导单位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学生社团政治功能,学生社团工作已纳入学校思政工作总体格局,定期在学校党委常委上讨论,建立了政治安全排查台账,及时做好全校社团活动的研判和反馈。

(二)强化实践育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广理

广理团委多年以来利用学校的学科优势,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创新创业为抓手,着力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青年。在持续的多层面的青年思想引领同时,立足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培养具有家国强怀的、有德有才有情有义的广理人。

1.2020年围绕育人目标和实践主题,我校组建12支团队,共计187名师生参与到“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内容涉及理论普及宣讲、新时代文明实践、扶农支农等方面,实践地点既有梅州大埔等贫困偏远山区、又有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等特色产业地区,保证了我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中,我们对校内外进行了大规模宣传,宣传内容传播广,此次“三下乡”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表扬,首次获广东省“三下乡”优秀组织单位,激发了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积极性,更多学生表示愿意参与此类活动。

2.2020年疫情期间组织未返校师生线上积极开展“抗疫同心,青春同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师生共同创作了作品202份,其中视频类42份、海报类60份、绘画类45份、书法文字类54份,原创音乐1首,优秀作品受到团省委、团市委、南方网相关网站转载报道。300余名师生主动投身“返家乡”志愿者防疫一线,在江苏、山东、广东等地用实际行动弘扬抗击疫情正能量,充分展现了当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收到近30封来自全国各地的表扬信。

3.组织动员学生参与2020年广东大学生志愿服务山区计划。通过省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审核、统一面试、体检等招募选拔程序,我校有9名学生赴潮州、河源、揭阳、茂名、梅州、韶关、湛江7个城市乡镇学校开展为期一年的希望乡村教师计划志愿服务工作。

4.开展捐献造血干细胞爱心活动。我校师生积极配合市红十字会的工作安排,2020年7月28日,我校学生李嘉亮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李嘉亮同学成为肇庆市第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我校被授予“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5.着力推进学校精品竞赛项目,推动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加强与全校各相关部门工作联动,推动建立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项目为先导,以校园学术科技节系列配套活动中校院两级创新竞赛为依托,以各学科竞赛、科研计划项目、社会实践等群众性课外科技活动为基础的工作体系。同时,大力加强创新创业类及学术科技类社团的建设,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积累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2020年,我校在“挑战杯·创青春”省级赛事中获银奖3项,铜奖7项;2021年第十六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省赛中,我校荣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2项,获奖数量居全省同类院校首位,同时荣获“优秀组织奖”,是全省唯一获奖的民办本科高校,为学校学科评估等重点工作增光添彩。

(三)打造机制体制,进一步深化团学改革

广理团委着力构建党委领导下的共青团主导的团学组织格局,有效覆盖各类学生群体。利用扁平化的管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入青年,了解青年,为青年服务,为青年发声。

1.多措并举夯实基层组织建设

按规定召开学校和院系团的代表大会,全面推进共青团改革任务,进一步梳理校院两级团委组织设置,落实专职团干直接联系基层制度。不断加强团员教育管理,2020年全体在校团员均开展了团员年度注册及团员教育评议,毕业生团组织关系转接发起率超过81.54%。规范开展“三会两制一课”,强化团支部引领作用。继续深入开展团支部活力提升计划,抓好基层团学组织的建设工作,着力推动我校的活力在基层建设工作,在2020年广东省高校“活力在基层”主题团日竞赛活动中,我校6个项目入选省级“百优”项目,40个项目入选省级“千入围”项目。

2.真正做好服务型学生会。

学生会聚焦权益,服务同学,搭建沟通与交流的桥梁,实现了从“小权益”到“大服务”的转变,始终走在“服务”之路上。通过线下与同学们的直接沟通,解决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碰到的普遍困难。目前,校学生会已经为广理学子解决了2个普遍关注的问题,广理学生会真正成为同学们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精神家园。根据上级要求,学生会严格遴选学生骨干,打造了一支品学兼优、具有代表性且能切实为同学反映心声的精英队伍。积极开展作风教育,强化自身及二级学院学生会的服务意识、培育清新的组织文化。积极组织全体学生骨干进行党史学习,加强政治引领、坚定政治信仰,做到学思践悟。

(四)夯实支持机制,全方位保障共青团工作

广东理工学院坚持党建带团建,共青团工作得到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由党委书记直接分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指导。在硬件、软件、激励机制上,学校党委都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

1.制度保障

共青团工作已纳入学校思政工作大格局,是检查考核学院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占比10%。通过学科竞赛、团学改革等一系列制度建设,规范管理,从严治团。

2.物质保障

广理团委专职团干人数7人,班子为1正1副,团委书记是学校中层正职(正处级)。在高要和鼎湖校区均有独立的学生活动场所。学校和二级院(系)党组织已安排一定额度经费,用于团组织“推优”、青年骨干教育培训(如青马班实践)和基层团组织建设(如暑期社会实践)。

3.人员保障

广理团委严格执行《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改革团干部配备考核管理制度。对院级团学组织进行考核,加大了对基层的管理和激励。从学生中选任2名团委兼职副书记,任期一年。学校党委选派1名青年教师担任广理团委兼职副书记,协助团委开展团学工作。所有的兼职人员坚持从严选拔,从严管理。

二、存在不足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对标《共青团改革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广理团委基本大部分完成指标,能够按照上级的指标和指示开展工作。2022年,学校将举行共青团广东理工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广理团委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通过广泛调研,认真梳理研究工作,抓好工作薄弱点,大力做好团学改革。继续大力推动组织扁平化运行,更深入、频繁地走到青年学生中,推动青年工作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进一步提升。

(一)落实团中央深化团学组织改革的各项要求,充分发挥共青团政治功能,坚持从严治团,发挥团员先进性,规范团组织运行,加强思想引领的主责主业。

(二)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缺编制”问题难以解决,在《共青团改革评价指标体系》里的“在二级学院团委配备专职团干部并按照学院中层配置”目前困难较大。广理团委将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寻觅新的方式方法,加大上下级联动,加强对二级团委的支持和激励,加大对二级团委书记的关心和培养。通过整合资源优势,形成合力,使学校共青团工作再创新高。

如发现上述自评情况存在弄虚作假,请向团省委反映。团省委监督邮箱tsw_jiwei@gd.gov.cn。

共青团广东理工学院委员

2021年10月20日

组织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