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我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勇于创新、敢于拼搏,发现和培养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学术科技人才,同时为广东省和全国“挑战杯”竞赛选拔作品,经学校研究决定,举办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竞赛校内选拔赛暨2023年广东理工学院“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创新的“奥林匹克”,每两年举办一届。自1989年第一届“挑战杯”举办以来,“挑战杯”竞赛规模发展到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近2000所高校,已成为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领域中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参赛范围最广的群众性赛事,是当代大学生展现课外学术创新成果和综合素质的重要舞台。2023年将举办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参赛要求:
1.我校正式注册的非成人教育全日制在校专科生、本科生均可参加。
2.参赛团队不多于10人,鼓励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组队。
3.每支团队须有指导教师,且最多不超过3位。
4.近两年获得“攀登计划”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推荐和资助的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校级培育计划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省级及以上立项的学术科技类项目须按要求申报作品(入围省决赛并获奖的作品可作为“攀登计划”项目和相关学术科技项目结项的重要成果材料)。
作品分类及要求:
作品分类:
竞赛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每一大类具体类别划分如下: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仅限本科生参加。作品分类: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作品所属领域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中可包含被采用的为企事业单位等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咨询报告,同时附上原件及采用单位使用证明的复印件和有关鉴定材料。
(3)科技发明制作类,可划分为Ⅰ、Ⅱ两类,作品分类同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A—E类。
Ⅰ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
Ⅱ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作品要求:
1.申请的作品必须是2023年7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2.申报参赛的作品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两类作品评审指标相同。
3.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院系组织选拔赛:
2022年10月下旬-2022年11月底
二级院(系)报送推荐参加校级复赛申请书与汇总表:
2022年12月3日前
组委办公室完成初审公布进入校级复赛名单:
2022年12月6日
校级复赛,并公布决赛名单
公布学术科技作品展览周作品名单:
2022年12月20日前
校级决赛及校园学术科技节展览:
2023年3月
申报要求:
1.2022年10月下旬-2022年11月底,由各院系组织选拔赛,各院系组织需在2022年11月25日前将参赛作品汇总表(附件2)上报校团委,根据各院系提交参赛作品数量并参考二级院系人数确定推荐参加校级复赛的数量。
2.2022年12月3日前各二级院(系)报送推荐参加校级复赛的《作品申报书》(附件1)和《推荐汇总表》(附件3)。各院(系)需提交附件1及附件3的电子材料及纸质材料,具体要求如下:
(1)文件打包要求:
一级文件夹命名为“**院系+挑战杯申报作品”,二级文件夹命名为“竞赛类别(三大类)作品”,每个作品建立子文件夹,命名为“**院系+**类别+作品名称”, 内容包含作品申报书、作品相关佐证材料等;
(2)电子版发送邮箱地址:
gdlgxytw@163.com
(3)纸质版上交:
材 料:(《作品申报书》(一式1份,A4纸双面打印,左边装订)以及《推荐汇总表》(盖章,1份)。
地 点:翔中堂1楼101办公室,鼎湖校区提交至行政楼205办公室。
上交作品需为院系推荐作品
不接受个人报送
联系方式:
高要校区翔中堂101团委办公室
鼎湖校区行政楼205团委办公室